認識糖尿病足
※衛教資訊僅供參考,如有疑問請諮詢專業醫療人員!
※衛教資訊僅供參考,如有疑問請諮詢專業醫療人員!
當病患無法感覺到輕微創傷所產生的疼痛時,此稱之為”失去保護性感覺(loss of protective sensation)”;因為糖尿病患者無法調節血糖濃度,易導致週邊神經受損,一開始會發生於神經末梢,如手指、腳趾,嚴重者,會演變成神經性疾病,全身失去所有感覺。
在糖尿病的慢性併發症中,足部傷口癒合不良或是截肢,在處理上不僅要花很多時間,對病患的自我照顧能力也是一大威脅,如何照顧足部健康,降低截肢風險,是糖尿病患的終身課題。
皮膚的表層或深層部位產生潰爛的傷口,稱為潰瘍。由於糖尿病患者失去保護性感覺,所以無法得知何處壓力過大,行走後,足部皮膚組織局部承受較大的壓力而產生潰瘍。糖尿病患一旦產生潰瘍,其傷口癒合速度很慢,如果繼續不當的施以壓力,傷口可能將因為併發症而需要接受截肢手術。
每天檢查足部(割傷、雞眼、水泡、瘀青、腫塊或感染,沒有復原,請立刻與醫師聯絡)
鞋子需柔軟合腳(鞋放在通風處避免細菌孳生;選擇無縫線、不束腳、棉質、吸汗能力好、延展性佳的襪子。 )
每天清潔足部並徹底擦乾(尤其是指間部分,用溫水與溫和的肥皂洗滌,切勿泡腳)
切勿光腳走路(尤其是走在沙灘、灼熱的沙子或石頭上)
剪腳趾甲勿剪入腳趾側(若有剪趾甲的困難可請足部專科醫師協助您處理。)
切勿自行去除雞眼或厚繭
正常作息及飲食增加抵抗力
每天做足部運動(走路、活動腳趾及旋轉腳踝等,增加足部血液循環。)
每年請醫師檢查足部知覺(傷口癒合太慢、腫痛、發紅黑,長膿、雞眼、硬繭,指甲向內長的問題。)